9月13日,由安徽省經濟記者協會主辦、銅陵日報社承辦的2024年度安徽經濟新聞獎(報刊系列)評選結果揭曉。省、市及中央駐皖43家媒體共182件作品參加評選,最終評出一等獎39件、二等獎51件、三等獎52件。
工商導報共有三篇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1件,二等獎1件,三等獎1件。分別是《“萬企興萬村”的無為實踐》(作者:張茜 編輯:劉志凌)榮獲一等獎,《堅決扛牢糧食保供責任》(作者:袁維海 編輯:宋玉泰 劉志凌)榮獲二等獎,《安徽首個省級行業協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亮相》(作者:張茜 編輯:張宏)榮獲三等獎。
2024年,安徽經濟工作亮點紛呈,發展成績令人鼓舞??萍紕撔虏咴吹亟ㄔO實現新突破,新興產業聚集地建設迸發新動能,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取得新進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建設邁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2024年,全省經濟新聞宣傳同樣精彩紛呈,成果豐碩。廣大新聞工作者踐行“四力”,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全省經濟建設與發展,著力找準結合點、切入點、立足點、閃光點,采寫了一篇篇優秀新聞作品。
本次獲獎作品中,既有深入工廠車間一線記錄實干瞬間的生動實錄,也有走進城鄉基層反映時代變遷的親歷見聞;既有對經濟創新前沿陣地的敏銳洞察,也有對商業領域競爭實踐的深入思考。生動而詳實、深刻而有力,全方位、多維度地呈現了安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為安徽奮進新征程注入了強勁的輿論動力。安徽經濟新聞獎評選每年舉辦一次。既是經濟新聞宣傳的年度報告,也是安徽經濟發展的成就回顧。
本次新聞獎評選得到了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霍山云鼎茶葉有限公司和洽洽食品的大力支持。
(來源:安徽省經濟記者協會、工商導報 )
2024年度安徽經濟新聞獎一等獎文章
“萬企興萬村”的無為實踐
高溝鎮的電纜產業基地。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無為市經開區的安徽紫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股科技新風撲面而來。在“萬企興萬村”行動的帶動下,這家由原來單一的藍莓種植企業蛻變為集種苗培育、種植、深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企業,產業業態全面拓展、產業融合極大提升,年銷售收入超 10 億元。企業的快速發展正是無為市“萬企興萬村”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的真實寫照。
2021年10月,無為市吹響了“萬企興萬村”行動的號角。
兩年來,無為市引導民營企業以賦能鄉村振興為出發點,以產業幫扶為落腳點,發揮自身優勢,結合村情實際,有效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實現群眾致富、村集體增收、企業發展多方共贏。截至目前,無為市共有276家民營企業參與“興村”項目433個,投資總額20.86億元,公益捐贈800多萬元。
在顯著成效背后,無為市做出了哪些探索和實踐?記者從“四個堅持”中找到了答案。
在堅持因地制宜中盤活鄉村
安徽京淼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萬企興萬村”,企業參與是前提。
無為市的“萬企興萬村”工作始終立足鎮村發展實際,立足產業基礎,順勢而為,宜農則農,宜工則工,有序引導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不搞硬性攤派和“拉郎配”。
據了解,無為市沿江鄉鎮如高溝、姚溝、泥汊等都有很好的工業基礎,高溝鎮更是全國聞名的“電纜之鄉”。很多企業辦在村里,企業家也是本村人,他們熟鄉情、重親情、有實力、樂奉獻,以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成果造福鄉鄰。2023年,高溝鎮規上工業企業達到 89 家,實現工業產值 127.5億元,入庫稅收 5.38 億元。
鄉村振興的標志首先是人口、人才的聚集,有產業的鄉村不會出現空巢村、空巢戶。高溝電纜產業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就業現狀,企業帶來就業崗位近萬個,產業工人 90%以上來自高溝本地農民,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七至八萬元。
在堅持做優項目中壯大企業
陵海農業種植基地。
“萬企興萬村”,政府支持是關鍵。
為支持服務“萬企幫萬村”產業幫扶項目行穩致遠,實現村企合作高質量發展,近年來,無為市出臺了扶持現代農業發展的系列政策,鼓勵合作經營好的企業擴大規模,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路子。
據了解,除每年設立 1500 萬元資金專項支持現代農業發展外,無為市還通過廣泛開展政銀企對接,加大對龍頭企業的金融支持,引導金融要素流入鄉村。2023 年,幫助龍頭企業貸款超過 3000 萬元,貸款貼息扶持資金達175 萬元;整合的銜接資金、項目資金、專項債等各類涉農資金超過 6 億元。通過全方位的支持與服務,“萬企興萬村”產業幫扶項目不斷升級,目前已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302家。去年全市規上農業企業收入 100 億元,農產品加工產值 290 億元,帶動1萬多人就業。
伴隨“萬企興萬村”行動的開展,安徽藍田農業集團由水產養殖發展為一家以龜鱉種苗繁育為核心,集特色淡水魚規范化養殖、龜鱉加工等于一體的大型現代農業企業。2023年,公司通過研發龜鱉類預制菜、龜鱉小分子肽等大健康食品,將無為市龜鱉產業由傳統的養殖業向精深加工、高端保健方面質變,極大提高了產業附加值。同時,“無為草龜”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稱號,提升了無為市農產品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
在堅持農民主體中實現共贏
無為市工商聯推進“萬企興萬村”工作。
萬企興萬村,共建共贏是核心。
為筑牢村企合作共贏的長效機制,無為市“萬企興萬村”領導小組引導民營企業將自身發展與農村發展、個人富裕與農民富裕有機結合,以多種方式與農民形成經濟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實現共同富裕、相互合作、共同發展。
安徽紫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無為市共有七個基地,涉及五個鎮五個村。依托全產業鏈閉環規避風險,讓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從2013年至今,公司累計支付土地租金3990.27萬元,涉及農戶6485戶。公司各項扶貧專項投入及支付扶貧產業合作分紅累計達 545.55萬元。
蕪湖陵海農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稻蝦混養,村集體幫助流轉土地1萬多畝。公司每年給予農戶土地流轉費用600元/畝,由于運營效益好,企業另外按每畝 200 元以管理費名義支付給村集體,有力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安徽京淼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資1.5億元,流轉土地15000余畝,建設田園綜合體,實施高效特色種養殖。2023年,公司帶動農戶就業300 余人,人均收入3萬元;帶動經濟合作社114個、農戶1000余戶致富增收。
如今,在無為,產業落地之處,村容村貌也得以改善,文化得以傳承,鄉村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民營企業和鄉村發展真正實現了互融互促、互利共贏。
在堅持培樹典型中示范引領
“萬企興萬村”,培樹典型是抓手。
在“萬企興萬村”行動臺賬系統中,無為市有 2個項目被認定為省級實驗項目、3個項目被認定為蕪湖市實驗項目、49個項目被認定為無為市實驗項目。安徽紫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京淼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獲安徽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企業稱號。2023 年,紫約公司在全國工商聯中部10省“萬企興萬村”大會上作了經驗介紹。
為向全社會展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的事跡,激發民營企業家參與鄉村振興的榮譽感和自豪感,2022年,無為市工商聯參與編撰《逐夢無為》一書,對在“萬企興萬村”行動中表現突出的企業家進行宣傳,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典范的濃厚氛圍。2023年,無為市工商聯牽頭開展“我們的村莊”系列宣傳活動,用文字、圖片、短視頻等方式,充分展示了“萬企興萬村”行動所取得的成果。
政府搭臺、村企唱戲,通過堅持因地制宜、做優項目、農民主體、培樹典型,無為市“萬企興萬村”行動實現了全方位、多領域的精準對接、資源互補、村民致富、村企共贏,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引擎。
( 來源:工商導報 作者: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