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省工商聯始終秉承“商人糾紛商會解”理念,把商會調解作為促進“兩個健康”的有力舉措,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我省民營經濟領域落地生根、遍地開花。四年來已累計調解民營企業矛盾糾紛10.3萬件,商會調解案件數居全國第1。2021年、2024年,全國工商聯先后兩次在我省舉辦商會調解推進會、商會調解觀摩交流活動,我省商會調解經驗做法向全國推廣。
一、聚焦“強基擴面”,健全組織網絡體系。省級先行探索。2019年2月,在全國率先掛牌成立安徽省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當年成功調解各類案件1051件,形成良好示范效應。市級試點推進。選擇滁州市率先試點、全域推進。滁州市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被司法部表彰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滁州市司法賦能創建商會人民調解新模式入選最高法“一站式”建設十大典型經驗。市縣全面鋪開。全省推廣“滁州經驗”,實現省市縣三級商會調解組織和調解工作全覆蓋。延伸商會觸角。目前全省680家工商聯所屬商會成立了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調解工作站,占比47.2%,比全國工商聯30%的要求高出17個百分點。
二、聚焦“規范運行”,健全統一規則體系。制定安徽省商會人民調解工作實施意見,及時出臺有關配套文件,包括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規則、工作規則、評價指標等,明確了從案件受理到調解結案的一整套工作流程,初步形成“1+N”規則體系。成功發布全國首部商會人民調解團體標準,對我省商會人民調解的工作原則、機構建設、調解流程、卷宗文書等提供更加全面、細致的規范指引。同時,定期總結推廣我省優秀調解實戰案例,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三、聚焦“同題共答”,健全部門協同體系。建立“法院+商會”聯動模式,省工商聯與省高院聯合出臺全國首個推進商會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若干規定,打通“商會調解+司法確認”機制綠色通道。加強全省基層法院商會調解工作站建設,四年來已調解法院委派案件9.4萬件,占總調解案件的92%。建立“仲裁機構+商會”聯動模式,僅省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就調解民營企業勞動糾紛1萬余件,調解成功后及時由仲裁機構審查確認。
四、聚焦“一體推進”,健全法律服務體系。拓展“調解+”工作鏈,深化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工作?!罢{解+普法”,調前講法、調中明法、調后析法,引導民營企業防范化解法律風險。常態化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活動,去年為企業提供專業化“法治體檢”1714次,梳理法律風險點7002個?!罢{解+規范”,結合案件情況,分析糾紛成因,指導企業修訂規章制度,規范經營管理?!罢{解+信訪”,參與調處勞資糾紛等群體性信訪事項,打造矛盾糾紛“終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