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投資指南
一、市情概況
淮南市地處淮河中游,是國家新型能源基地、長三角經濟協調會成員、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重點開發區域、中部“三基地一樞紐”建設重點城市、淮河生態經濟帶的城市之一。正在打造千億規模的煤電化氣全產業鏈產業和大數據、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煤系固廢物利用五個百億產業,構建“1+5”產業體系?!笆奈濉逼陂g,著力打造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城市、長三角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長三角區域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長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重要節點城市。全市下轄二縣五區和一個國家級綜合實驗區,面積5532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390.8萬人,城鎮化率65.04%。
二、交通區位
鐵路互聯互通
“2+1”結構,即2條高鐵:京福高鐵、商杭高鐵。1條電氣化鐵路——淮南線:東連京滬線,西接京九線。到合肥18分鐘,到北京、上海、杭州3小時。
航空暢行無阻
新橋國際機場距淮南市中心40分鐘車程,可直飛全國各大城市,并開通了直達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多條航線。
公路四通八達
“5+1”結構,即5條高速公路、1條國道。1小時到達合肥,3小時到達南京,5小時到達上海、杭州。
水路通江達海
千里淮河穿境而過,入境水量年均216億立方。3000噸級淮南港正在規劃建設,引江濟淮即將通航。
三、資源稟賦
淮南煤炭遠景儲量444億噸,探明儲量201億噸,煤層氣儲量6908億立方米。是全國13個億噸級煤炭基地之一,現有12對現代化礦井。是中國電力工業的搖籃,擁有6大發電企業、28臺發電機組,火電裝機總量約1500萬千瓦,建成兩條100萬伏特特高壓電網,是安徽省最大的電力企業集聚區,全國六大煤電基地之一。
四、人文歷史
一座古城
壽縣古城具有3000多年建成史,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州來、下蔡、楚國先后建都于此,現存文物古跡500多處。
一部名著
《淮南子》是一部百科全書式名著,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為中國成語詞典貢獻了120余條。書中首次完整記述了“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塊豆腐
淮南是豆腐的發源地,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劉安,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臺戲
鳳臺花鼓燈被譽為“東方芭蕾”,在世界舞蹈藝術中占有獨特地位,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方塘
安豐塘,古稱“芍陂”(que bei),是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比都江堰早300多年,被稱為“中國灌溉工程鼻祖”,2015年,被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授 予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一座窯
古壽州窯以首創黃釉瓷而著稱于世,是唐代七大瓷窯之一。
五、人才保障
擁有安徽理工大學等6 所高等院校、煤炭開采國家工程技術研究院等7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和2個產學研基地,是全國首批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重點開發區域,全省唯一的大數據戰新基地。擁有40余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產學研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全市適齡勞動力達112.4萬人,技能人才18.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萬人。
六、城市生態
淮南共有8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八公山、舜耕山、上窯山“三山鼎立”,淮河、高塘湖、瓦埠湖“三水環繞”,呈現出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山水城融為一體的獨具特色的城市生態。
七、產業定位
淮南是安徽省重要的工業城市,擁有化工、醫藥、汽車、紡織等34個重要產業。在產業培育上,正在全力打造的千億規模的煤電化氣全產業鏈產業和大數據、特鋼、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煤系固廢物利用五個百億產業,以及生物和大健康等高成長性產業,積極構建“1+5”產業和高成長產業協同發展體系。
煤電化氣全產業鏈千億產業
結合煤種特點,以煤基多聯產、系列化為目標,打通煤、電、化、氣全產業鏈路徑,促進產業提檔升級,實現煤電、煤化、煤氣與煤層氣開發一體化發展。重點發展三個方面:新能源清潔電力、新型煤化工、精煤(制)氣產業。
數字經濟產業
主要發展四個方面產業。在高端電子信息制造產業方面:重點發展高速光模塊、光電耦合器、光電交換器件、智能光纜、光纖預制棒等器件。在大數據產業方面:推動大數據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構建完善的產業發展體系和生態體系。在信創產業方面:立足現有各類創新平臺及企業基礎,積極培育與引進國產工業軟件企業。在數字化產業方面: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合作,加快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
新材料產業
主要發展四個方面產業。在先進金屬材料方面,發展高端不銹鋼零部件、特殊品種高級無縫管、高性能汽車用、高速鐵路用等特殊鋼等高性能合金材料。在化工新材料行業,圍繞煤化工基礎材料進行延鏈。在新型建筑材料產業方面,依托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大力發展以粉煤灰、煤矸石、脫硫石膏等煤系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為核心的煤基建材。在紡織新材料產業方面,重點發展高性能纖維、差別化纖維、綠色環保纖維等新型纖維以及高檔精梳紗線、海藻纖維紗線、棉混紡紗、粗放呢絨、功能化化纖混紡等高端紗線產品。
現代裝備制造產業
主要發展三個方面產業。在煤礦裝備特色產業鏈方面:以采煤、掘進、輸煤、井下基礎配件為一體的煤機裝備產業鏈。
在新型裝備制造產業方面:重點發展高端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產業。在智能產業方面:開展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系統集成、設計、制造、試驗檢測等核心技術研究等產業。
生物醫藥產業
主要發展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養老三個方面產業。發揮淮南原料藥生產基礎優勢,通過合資合作、技改擴建新建,提升原料藥實際生產能力。推進智慧健康養護中心等項目建設,推動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服務融合創新。
汽車和零部件產業
主要發展三個方面產業。在專用汽車領域,重點發展商用車和專用車等新能源整車。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方面,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鏈。在關鍵零部件配套產業方面,積極引進軸承、底盤零部件、液壓件、線束、汽車內飾、汽車電子等零配件生產項目。
八、產業載體
擁有“2+4”園區平臺,即1個國家級開發區: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國家級高新區: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個省級園區:安徽壽縣經濟開發區(新橋國際產業園、壽蜀產業園)、安徽鳳臺經濟開發區、安徽淮南潘集經濟開發區(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安徽淮南毛集經濟開發區。
九、要素保障
自來水:目前淮南首創在運營水廠的日供水能力:一水廠6萬噸、三水廠、四水廠、五水廠各10萬噸、潘集袁莊3萬噸,共計39萬噸/日。
供電:現有220kV變電所17座,110kV變電所32座,35kV變電所57座。2020年全年供電量91.17億千瓦時。
供熱:中潤熱電公司負責淮南經開區供熱,2021年1-8月,實現供熱量45.31萬噸。平圩電廠最大支持1000噸/小時,目前建成184噸/小時(煤化工園區150噸/小時,潘集經開區北區34噸/小時),5年內規劃368噸/小時。
供氣:淮南中燃:全市燃氣管網已達2033公里,城市建成區事項管網全覆蓋;年銷售氣量約1.3億立方,建成投運天然氣門站1座、CNG加氣站5座、LNG加氣站2座,擁有各類天然氣用戶42萬余戶。昆侖淮礦:經營區域為新謝地區和潘集地區,各類輸氣管線共計297.24km;年銷售氣量約1.7億立方,建成投運LNG氣化站1座,建有儲氣調峰設施2座60m3LNG儲罐,擁有各類天然氣用戶6萬余戶。飛騰燃氣:潘集燃氣管網已建120公里,潘集中心城區及部分鄉鎮管網均已經覆蓋;年銷售氣量約0.035億立方,建成投運天然氣輸氣站1座、LNG加氣站1座,擁有各類天然氣用戶2.4萬余戶。
十、市屬兩大平臺公司
(一)淮南建設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公司概況
淮南建設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注冊資本30億元,為市國資委的全資控股公司,主要職能是圍繞城市建設發展開展投融資,以資產資本化為方向開展資產經營及資本運營,開展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開發建設及運營等。截至2021年6月底,建發集團總資產710.04億元,負債424.53億元,凈資產285.51億元。
2、投資方向
(1)積極與金融機構溝通對接,擴大合作范圍?!笆濉逼陂g,采用PPN、中期票據、企業債、超短融、流動資金貸款、棚改項目政策性貸款等融資方式,五年共融取資金536.92億元。2020年申報發行的15億元“綠色債券”,為淮南市發行的首只綠色債券,期限7年,發行票面利率5.0%,發行成本創2017年至發行日的全國同期限同評級企業債券新低。2021年,公司成功取得國家發改委備案批復的3億美元境外債,為淮南市首筆境外債,也是今年安徽省首筆地方國企境外債。
(2)通過融資為城市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和民生工程項目提供資金保障。近年來陸續建成投入使用的項目主要有:孔李淮河大橋、淮上淮河大橋、G206國道、九龍大道,胡圩、砂里崗等棚戶區及市級公租房項目;市職教中心、淮南東站站前廣場、市婦幼保健院、交通學校新址遷建等項目。截至目前,建發集團(含子公司)投資項目共212個,投資金額360余億元,有效促進了全市交通、醫療、保障性住房、職業教育等民生事業建設,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形象。
(3)健全工程項目文明施工措施,強化項目建設管理。
① 城市污水管網提升改造工程總投資約18.9億元,目前完成240個小區工程,投資額8.5億元;
② 建發安徽飯店占地150畝,總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由5棟漢唐風格的獨立建筑組成,擁有各類高檔客房260間(套),可同時容納 1200人用餐,項目倒排工期,按序時節點有序推進,綜合樓11月份試運營;
③ 城市智慧泊車項目一期設有5處路外停車場(2處立體車庫、3處平面),路內停車泊位智能化管理(包括3467個路內高位視頻建設、停車管理平臺系統以及云數據中心建設、指揮中心裝修),目前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設計、造價、監理、審計完成招標,陸續開工建設;
④ 西部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位于淮南市謝家集區,三個主城區連接交匯處,北至淮河大堤,東至十澗湖,西至沿淮路,南至大張線鐵路,總面積2226.69公頃,項目總投資估算為455283.79萬元。該項目(一期)總投資約7.17億元,治理范圍約716公頃,項目整體規劃修編及一期工程設計優化提升項目已經確定中標單位;
⑤ 淠河(壽縣段)隱賢鎮6號砂場、張李鄉7號砂場建成投產開業售砂,日產量約7000噸,目前完成營業收入7000萬元。
(二)淮南市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1、公司概況
淮南市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是經淮南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注冊資金5億元。主要承擔工業發展、投融資、項目建設和資本運作等職能。擁有全資企業22家,控股企業6家,參股企業28家。截至2020年底公司總資產184.45億元。
2、產業投資方向及成果
集團公司按照“集聚、升級、引領”的產業發展思路,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淮南,堅持產業與資產雙輪驅動,牢固樹立和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增強企業市場化運作能力,不斷發展為淮南市國有資產投資主體和經營實體。圍繞淮南市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盤活全市國有經營性資產為依托開展投融資和資本運作,為淮南市各產業園區及重大項目做好配套服務,做大做強類金融業務,開展風險投資,逐步化解國企改革遺留問題,推動公司轉型為規?;⒓瘓F化、市場化的現代化企業,為淮南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做出積極貢獻。
(1)加強推進科技創新,提高公司發展活力。集團公司不斷加強與各方合作,積極拓展投資領域,投資高成長性企業,緊盯國家產業政策和經營導向,加大對新型產業的投資力度。對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安徽中意之旅有限公司、淮南潤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淮南達實智慧城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淮南科大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淮南石化產發銷售有限公司等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引領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目前公司業務涉及煤炭產業、機械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汽車制造業、化工業、金融和泛金融服務業、房地產業、電子等多個領域,基本實現了投資經營領域多元化的創新發展模式。
(2)主攻園區建設,以項目帶動發展。累計投入50多億元建設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綜合樓及其園區配套工程,助力中安煤化一體化項目、嘉璽項目成功投產。陸續投資建設了7萬平米的“江淮云”產業平臺、9.6萬平米的“智慧谷”科技研發孵化平臺,帶動引領淮南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集聚發展平臺,兩平臺已注冊入駐企業超300家,助力高新區2018年成功獲批國家級高新區,已累計投入高新區資金達20億元。累計投資4.9億元支持淮南市各縣區工業園區建設46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提升工業園區承接產業轉移能力,目前各園區廠房全部投入使用。
(3)推進多渠道融資,積極創新融資模式。集團公司積極探索各種融資渠道,圍繞產業轉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全面啟動融資工作,通過短期融資券、定向債務融資工具、中期票據、租賃融資、理財直融等多種方式創新融資,截至2020年底已累計滾動融資185.55億元,為全市產業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4)搶抓發展機遇,助力我市盡快融入長三角。集團公司購置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G60科創云廊1號樓9層,將依托上海的區位、科研、人才、資本等優勢,成立科技研發中心、人才中心、資本運營中心等,打造產業孵化、研發、創新在上海,人才工作、產業化落地在淮南的格局,推進我市盡快融入長三角。
十一、服務機構
十二、省市政策
1.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的意見(皖發〔2021〕9號)
2.安徽省“雙招雙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
3.加強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動六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
4.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發揮專精特新排頭兵作用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淮府辦〔2020〕7號
5.淮南市人民政府支持5G發展若干政策
6.淮南市建筑業“雙招雙引”若干政策
十三、重點招商片區分布圖